5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发生了4.8级地震;6月1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6.1级地震。不过最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震是6月10日凌晨0点发生在四川省马尔康市的5、6次频繁地震(学术上称作“震群型地震”)。
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仅仅是一名经历过512汶川大地震的四川酷友,因此本文并不会对地震的起因等方面进行探讨。我更想聊的是每次地震后都会有的同一个微博热搜——地震预警功能。
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测
可能会有些不明白的酷友会把预测和预警当作一回事儿,地震是目前技术可预警但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
顾名思义,地震预警是当地震在震源发生后被仪器探测到后,向未波及但可能即将会被波及到的地区发出预先警告。而地震预测是在地震还未发生前就能被探测到“即将发生地震”。
初中二年级的地理应该就有讲到过,地震会在
因此,地震预警≠地震预测,当然也期待着地震预警走向地震预测的那一天。
如何开启地震预警功能?
在 MIDC 2019 小米开发者大会上,小米公司宣布其为全球首家系统级接入地震预警的手机。很庆幸,国内厂商也有在很积极的跟进,使得我们现在部分国产手机拥有地震预警功能。(但是仅对少数地区开放,例如四川)
国内厂商
【MIUI/JOYUI】:手机管家App -> 家人关怀 -> 地震预警;
【HarmonyOS/EMUI/MagicUI】:设置 -> 安全 -> 应急预警通知 -> 地震通知;
【OriginOS】:天气App -> 设置 -> 地震预警 -> 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ColorOS】:设置 -> 安全 -> SOS紧急联络 -> 自然灾害警报 -> 地震警报;
【Flyme】:Flyme缺少系统级的地震预警功能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iOS及其他没有接入系统级预警的系统
至少在成都,在大型商超、学校、小区内都会有地震预警的广播,因此可以通过地震预警广播所播报的声音的急促程度来判断地震波到达后的烈度,来达到对地震的有效判断和采取相应的措施的目的。
因为苹果的本地化做的不到位,至今也没有专为中国大陆地区推出此项功能。
大家可以前往 App Store 搜索关键词 “icl”,搜索结果中第一个图标最丑的“地震预警”App,就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推出的官方App。(现在的UI比之前的好太多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遗憾的。Apple向开发者提供了“紧急通知”的API,但显而易见的这款App并没用充分利用到此特性。这款App会出现地震预警不及时、通知优先级不高、没有强制性等问题。
并且最致命的是,当地震预警开始时,因为其服务器可能会崩掉,导致就算网络正常、通知延迟正常,但就是刷新不出数据的问题。可以说是官方都没怎么对 to C 业务上心吧hhh
一些无奈
其实基友们平时搞机都清楚,不管是多冷门的系统,系统都自带了“小区广播”(CBS),在 iOS 上也系统级集成并默认开启了此功能(可参考夏威夷导弹袭击误报事件)。因为种种“原因”,此功能在中国大陆地区就是个残废。
CBS是个非常完善、非常及时的系统,它能够在用户没有网络、欠费、甚至不插SIM卡的前提下高效地传达紧急信息,我自认为地震预警是CBS在中国大陆的很好的落地场景。
可能是因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是民营企业的原因,没办法调动此类社会资源吧,我们只能等待。
对了,我至今唯一有收到过的是类似CBS的“0级短信”,是有境外电话打来前运营商发的通知。
一些调侃和感触
我还记得有次离校回家,在出租车上司机师傅问我是家是哪的,我说我是四川的。
师傅:“哎哟,四川啊,我亲戚家的孩子当时在四川念大学,被地震吓坏了,念完大学马上离开四川了”。
我有些尴尬,只能笑笑。倒不是因为师傅的调侃,而是因为省外的大家对于地震的认知太局限太过于恐慌了。
地震确实可怕,但是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真的很恐怖么?在四川长期生活的大家都会在地震来临前的预警信息里查看地震预估烈度了,并且地震带人烟稀少,甚至6.01芦山6.1级地震逝世的4名市民都是因为次生灾害(高空坠物)才导致的死亡。
反倒让我无奈的是地震发生后在微博上故意制造紧张气氛的博主,甚至是称早已预测到了地震的劣质民科的狂欢。